

在农村野外有着许多的野生植物,其中野草尤为的多,这使得很多人认为它们没有价值,其实并不然,野草虽然在农村野外很常见,但它们也是有着自身的价值,或可以作为野菜食用,或可以作为草药使用,总之,认识是宝不认识是草。
在笔者家乡这边,有一种叫做“小蓟”的野草,在农村田边特别多,它浑身是刺,以前老一辈的农民常采挖来喂猪,而近些年随着人们对野菜越来越喜爱,这小蓟也被开发成了一种高钙野菜,在我国民间很多地区都十分受欢迎,也有不少农民专门种植它。
那么这小蓟是一种什么样的野草呢?
小蓟是一种中生植物,其适应性很强,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够生长,所以在我国分布十分的广,基本上除了西藏、云南、广东、广西之外,在全国其他各省市均有分布,多生长于农村的撂荒地、耕地、田边、路边及山野林区。
小蓟有一个明显的特征,那就是它浑身上下都是刺,包括它的叶子上也是如此,而由于它能采摘来作为野菜来吃,因此在民间通常将其称作“刺儿菜”,当然,小蓟的俗称可不止这一个,据笔者所知,小蓟的俗称还有蓟蓟菜、七七牙、恶鸡婆、青青菜等。
很多朋友肯定很好奇,这刺儿菜浑身是刺,咋吃啊?实际上刺儿菜能吃的部位只有一个,那就是它的嫩叶,在春季和夏季的时候均可以采摘,采摘之后,要将其嫩叶边缘的小刺去掉才能吃。
至于为何现如今刺儿菜会被开发成野菜,主要还是其食用价值很高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每百克新鲜的刺儿菜的嫩茎叶当中,含有蛋白质4.8克,钙216毫克,磷93毫克,维生素C47毫克等多种营养物质,无论是炒食还是做汤,味道都鲜嫩可口,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,故而慢慢被开发成了一种高钙野菜。
说起来,在以前的时候其实也是有不少老一辈农民朋友会采摘刺儿菜来吃,只不过并不多,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把它整棵都挖回来,去掉刺拿去喂猪的,在我们老家这边有这么一个说法,用刺儿菜喂猪,猪儿长得快,还不容易得病。
除了喂猪,在以前还有个常见的用处,那就是止血,刺儿菜在民间还有个俗称,叫做“止血草”,它的止血效果是除了名的好。记得小时候跟父母去田里干活,如果手或脚不小心被划破流血了,母亲就会去田边扯一棵刺儿菜,把它的叶子揉碎之后敷到伤口处,立马就止了血。
现在农村野外的刺儿菜依然很多,但很少会有人去采摘来作为野菜吃,而是专门种植一些作为野菜吃,因为现在野外那些野生的刺儿菜大多被打过除草剂、农药之类的东西,不安全,还是自己种植的放心一些。
由于刺儿菜适应性强,种植很容易,且它还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,只要不除掉根,在春夏季的时候,差不多15天就能采收一次嫩叶,种一次可以收获个3、4年,算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野菜。
各位朋友,你们吃过刺儿菜吗?你们那里有人种植它吗?欢迎留言交流哦!